民國瓷器尤其是藝術瓷器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,使中國數千年陶瓷事業(yè)得以延續(xù)和發(fā)展。由于生產工藝和技術的改進,瓷繪名家藝術個性的釋放和發(fā)揮,中西文化藝術交流的影響,現(xiàn)代繪畫形式的感染,社會風氣民主化、平民化、人本化程度的提高,以及上流社會的各種特殊需求等,民國瓷器在品種的創(chuàng)新和開發(fā)方面、內容和形式的豐富性方面,成績可觀,碩果累累,充分體現(xiàn)出古今相交、中西相融、雅俗共賞的時代文化特色。
民國“御瓷” 藏家眼中的現(xiàn)代官窯
官窯是由官方營建或主持燒造的瓷窯,隨著清王朝的覆滅,綿延數千年的官窯制度也告終止。民國時期的一些統(tǒng)治者為了給自己或統(tǒng)治集團裝點門面,也曾指定專人,設計專門樣式,特意制作過成批的專用瓷器,其質量和水平并不亞于封建時代的官窯瓷器,完全可以稱之為“現(xiàn)代官窯”、民國“御瓷”。
在多種民國官窯中,袁世凱特制的“洪憲瓷”是最有名的。他效仿以往的皇帝,命令景德鎮(zhèn)燒制精瓷,以備御用。景德鎮(zhèn)陶瓷網。為此,他從故宮中選擇出雍正、乾隆、嘉慶等各朝瓷器精品做樣本,命郭葆昌籌辦洪憲御窯,還想重建御窯廠。一種說法是,原定要生產4萬件瓷器,但因時間等原因結果只完成了6000件。這批瓷器除增加一些新的造型外,基本沿用傳統(tǒng)制作工藝,但彩繪比清代瓷器更勝一籌。為袁世凱特制的“居仁堂制”款的粉彩瓷器,都具有清代宮廷用瓷的風格。袁世凱滅亡后,主事者為了收回本錢,將未燒成的洪憲瓷底款改寫為清代雍正、乾隆等不同年款,因此這批“洪憲瓷”中有些造型、工藝雖然完全一樣,但卻有雍正、乾隆等不同的底款。后來有人將一批“洪憲瓷”轉往香港,香港著名文物鑒藏家楊銓先生便將這批共600余件的“洪憲瓷”悉數購得。1959年國慶十周年前夕,楊銓把家藏的5542件珍貴文物全部無償捐獻給廣州市政府,這里面就有那600余件“洪憲瓷”。
當代民間藏有一個粉彩碧桃膽瓶,為袁世凱“洪憲”年間制作。
“珠山八友” 引領民國瓷行情
在京、津、滬等大城市,“珠山八友”等名家的作品引領民國瓷器行情,其價格成倍增長,已經成為一些重要拍賣會瓷器專場的重頭戲!爸樯桨擞选笔侵袊陶瓷發(fā)展史上的第一個藝術流派,開辟了陶瓷裝飾與陶瓷繪畫相結合的新天地,將粉彩繪瓷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。
關于“珠山八友”的具體成員,據“珠山八友”中最年輕的藝人劉雨岑回憶,當年參加月圓會經常一起論畫的藝人有王琦、王大凡、汪野亭、鄧碧珊、程意亭、徐仲南、田鶴仙、劉雨岑八人;而“珠山八友”的另一位成員王大凡則回憶為王琦、王大凡、畢伯濤、汪野亭、程意亭、劉雨岑、鄧碧珊、何許人八人,而無徐仲南、田鶴仙。實際上,“珠山八友”與“揚州八怪”一樣,是指一個畫家群體。他們主張畫必有意,畫風與書法款識多追求清代“揚州八怪”的風格,戮力把詩、書、畫、印與制瓷工藝完美地融為一體,成就斐然!爸樯桨擞选鄙熬兔麚P海內外,特別是在港澳地區(qū)和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國,他們的瓷藝作品備受推崇,價格不菲。 作為當時繪瓷領域的頂尖人物,“珠山八友”各有所長,各顯其能,各領風騷。如王琦擅寫意人物,鄧碧珊工魚藻,徐仲南精松竹,田鶴仙專梅,王大凡專人物,汪野亭尤工于青綠山水,程意亭擅山水花鳥,劉雨岑草蟲尤為一絕。即使同畫一種題材,他們也能發(fā)揮各自的文化修養(yǎng)、運用各自的藝術技巧,繪畫出不同風格的作品。
民國瓷 要藏就藏細粉彩
民國瓷收藏紅火是大勢所趨,目前機遇很多,應主要投資收藏民國時期細路瓷器,特別是細路粉彩瓷器,即藏家俗稱的“細粉彩”。行里人通常把瓷器分為細路瓷和粗路瓷兩大類。細路瓷的胎質堅致、潔白、細膩、瑩潤,雖是手拉坯,卻很少見旋痕。器物造型生動、秀美、端莊、大方,底足邊線整齊。在繪畫裝飾上,其圖案構思嚴謹,筆法細致,設色和諧,風格優(yōu)雅。據統(tǒng)計,最近5年,民國瓷器的價格上漲了10倍。由于民國“細粉彩”身價陡升,成為市場俏貨。一些制假者大量仿制民國精品。這些出現(xiàn)于市場的仿品,器形、紋飾、釉彩、釉色無一不肖,收藏者稍有疏忽即致“中招”。專家普遍認為,購藏民國細粉彩主要應從兩個方面考慮:一個是作者的藝術地位和作品的藝術價值,一個是器物的完整精美程度。就器物而言,首推瓷板畫,最好是四塊以上的套屏;插屏、掛屏上用于觀賞的瓷板,其價值遠遠強于一般日常家具上的瓷板。同一個作者的作品,細致的比粗率的價值高。在明清官窯瓷器長期占據瓷器收藏市場優(yōu)勢之后,近年,民國瓷器出現(xiàn)了行情看漲的勢頭。特別是民國的精品瓷器,頗受收藏者青睞。在京、津、滬等大城市的拍賣行和古玩市場里,“民國瓷”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!爸樯桨擞选钡名家的作品更是收藏者追捧的熱點。